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。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有助于引导全社会减少固体废物产生,推动城市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、产业结构、生产方式、消费模式,提高城市绿色发展水平,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,增强民生福祉。自《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方案》印发以来,全国“113+8”个城市和地区开展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取得积极进展,但部分城市和地区仍面临问题和挑战,亟需跟踪整理各地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经验做法和取得成效,为地方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和实践创新提供借鉴参考。
《报告》主要内容包括4个部分。第一部分是国家战略部署要求,包括党中央国务院重要部署和相关部门工作要求。第二部分是各省(区、市)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进展,梳理了工作成效显著的省级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进展。第三部分是城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进展,包括体制机制创新、重点领域实践、保障能力提升、“无废文化”培育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进展。第四部分是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经验做法与探索实践,包括省级经验做法与探索实践、城市经验做法与探索实践和“无废细胞”建设三个方面。
版权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